和谐校园是文明、向上、创新的校园,是宽松、协调、包容的校园,也是师生员工工作的乐园、生活的家园和精神的花园。构建和谐校园,人际关系是关键。
和谐的人际关系是构建和谐校园不可或缺的基础内容,是高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、实现学校发展目标的必要条件。其一,和谐的人际关系有利于提高学校整体的工作效率。学校政通人和,士气高涨,容易激发教职工的教学、工作的主动性、创造性,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、能动性,有效地保障教育教学成效的实现。其二,和谐的人际关系能加快校园精神文明建设。师生员工团结协作,就能建设积极、健康、向上的校园文化,抵制和消除垃圾文化的传播,形成良好的学风与校风。其三,和谐的人际关系能促进师生身心健康的良性发展。大家相互关心与帮助,彼此之间关系和距离进一步拉进,“我为人人,人人为我”的精神便会蔚然成风,这势必对师生的身心健康产生良好影响。
高校是培养高素质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摇篮,必须拥有一个良好的校园氛围,这就对和谐校园的构建提出明确要求。首先,构建和谐校园必须优化师生之间的关系。师生之间应建立起以民主、平等、和谐为基本特征的新型师生关系,相互交流情感、体验与观念,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。其次,构建和谐校园必须优化教师之间的人际关系。在教育工作中,教师之间的分工都统一在育人这个总目标中,彼此互相配合与协调,严格要求自己,善待别人,正确处理好人际矛盾冲突。第三,构建和谐校园必须协调好上下级之间的关系。领导者以身作则,坦诚表率,平等共事,互相尊重,用良好的言行来影响他人;上下级之间增强了解,互相沟通,学会“换位思考”,共同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。
建设和谐校园,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,是广大师生追求的一种生存状态。这种美好理想的生存环境,需要建立在师生员工自觉遵守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、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的基础之上。这就是说,建设和谐校园,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,对于我们这些生活在校园的人,不仅要全面提高自身的素质,还需自觉树立社会主义的荣辱观,遵守思想道德、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,以共同的教育思想、办学理念和发展目标为指导。高校师生员工是一群具有高尚的精神境界和道德情操的人,具有正确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的人。
“人心齐,泰山移”,在构建和谐校园方面,让我们坚定一致,协调好学校内部的各种人际关系,理顺师生员工的思想情绪,形成全体师生员工各尽其能、各展其长、各得其所、专心学业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,使校园真正成为师生员工工作、学习的收获果园。
关注我们,关注精彩!以上内容由宣传部组稿发布。
(文 林远平)
|